要说为什么给这次的旅途取了个“散行”的名字,确是因为行程相当闲散,甚至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多少已然摸清了在日本旅游所需的门路,走到哪儿都总有办法应对。把机酒和火车的买票时限压到最低,换来的便是我想停就停想走就走的散漫行程。觉得一个地方逛得差不多了,就想想下一站去哪,然后查一下对应的路线就好。
而恰好,JAL 这两个月在搞活动,国内线单程直飞仅需 6k 日元不到,唯一的条件是只能当天购票。而像我这种本就想去一堆地方但完全不在乎顺序的,这样的设定就正合我意。
对于我来说,在离开日本前不得不去的还有吴港、舞鹤,与北海道。北海道的机票已经买在了八月,准备到札幌去看 MyGO Zepp 顺带用一周周游北海道。要去舞鹤的话就可以和京都岐阜名古屋凑一块儿,而要去吴港就和广岛高松凑一块儿。既然已经去过了台湾和九州,那么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下一站就应当是广岛。于是我眼疾手快地抢下周四飞广岛的机票,又是照老样子最后一节课结束后稍作整备直奔羽田。
与造访北九州相似,这趟旅程也是因吴港而起,但我又不可能只在吴港停留三四天,总得找些别的目的地。遗憾的是,山阳道并不像北九州那样群聚了数个我所熟知的巡礼点。就结果来说,我只待了四天就直接飞回了东京。沿途只以广岛为轴去了吴港与江田岛,以及以高松为轴去了男木岛与小豆岛。前者是砍口垒自不必提,而后者主要还是因为「Summer Pocket」与「Ave Mujica」。
取题为“群港诸岛”也正是此意——广岛港吴港高松港,江田岛男木岛小豆岛。此次一去山阳道,停留的地方竟要么是港口城市要么是岛屿。穿梭其间自然是要借助邮轮。不得不说,邮轮对我而言是一种相当陌生的交通工具,我一度以为我不得不进行细致的时间规划以应对有限得可怜的班次。好消息是经过简单的调查后我发现,班次虽然少,但没有少到需要掐点的地步。而坏消息是对我的体力造成了不小的考验。
至于这一路上到底发生了啥,不如我们边走边说。
广岛港、吴港、与江田岛
广岛机场离广岛市区还有段不小的距离,我下了飞机先乘巴士到白市站,然后转乘 JR 直达广岛市区,比直接坐巴士到广岛市区大概能省三四百円。可能是淡季碰上周四的缘故,广岛的酒店惊人的便宜,网吧便失去了它的性价比。我本计划在广岛住一天吴镇住一天,但如果能在广岛连住两天,那我就可以不必背着沉重的行李跑去吴港,这对于体力不足的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主要还是因为酒店真便宜。
次日一早,我便走向广岛站乘上吴线。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大略四十分钟后,我就站在了吴站的月台上。
可能是因为吴只有一个字,所以牌子上得写「呉駅」
老样子,每到一个军港旧城,自然要体验一下军港巡礼。吴港的巡礼工作日每天四次,周末节假日每天五次,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每个整点发一班。一般天气比较好(以及他们心情比较好)的话,会在黄昏加开一班临时便,于落日前十五分钟出港。如果你对这趟「夕呉クルーズ」感兴趣,可以提前在网上看看有没有放票,或者干脆当天早点去受付处把票买了。
我由于计划下午前往江田岛,便直接买了最近一班十一点出航的票。还有些时间,我就跑出去简单逛了一圈。对于舰批来说,吴市的精华荟萃于港口周边,逛起来相当方便。比如你只要稍走两步就能看到旁边的大和博物馆……虽然现在在装修,但大概这也算是只有在装修的时候才能看到的光景。
你就说甜不甜吧
而在大和博物馆街对面的,外围有着一个五层楼高的巨大潜水艇的建筑,就是海上自卫队吴史料馆。那个潜水艇是货真价实的潜水舰「秋潮」,于 2004 年除籍,随后扬陆至吴市作为展示用。所以你是真的可以走进「秋潮」参观其中的舱室。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次进入潜水艇内部,反正我是。史料馆一楼的餐厅提供「あきしおカレー」,大概是仿照以前秋潮的舰员食用的咖喱而做,一份 1200 円每天限量三十份。我个人觉得味道还不错,也比横镇的海军咖喱性价比高。
虽然时间线有点错了——我是结束了军港巡礼后再去的史料馆——但没关系我并不打算给史料馆花更多的笔墨。展出的内容都是允许拍照的内容,就凭这点大概你也能想象其展品绝大多数都与二战时期的镇守府无太大关联。我依然觉得秋潮内部值得一观,但史料馆本身平平。
好吧,让我们往回走入吴港,巡游的船要开了。
如果说横镇巡游是中规中矩的管弦乐团演奏会,佐世保巡游是街头弹唱的吉他手,那么吴港巡游正介于这两者之间,像是一场 Livehouse 里的乐队演出。没有正式到横镇那个地步,却也配备了比较气派的巡游船。吴也是与砍口垒有着深切联系的一座城,前前后后大概有数个联动活动。巡游船外就贴着雪风的贴纸,而如果你钻进船仓,砍口垒的海报又贴得到处都是。
吴港巡游所见的「加賀」
吴港的巡游持续大概半个多小时,比横须贺与佐世保短些。介绍的风格与两港大差不差。如果太阳不大,我十分建议登上二楼享受海风,船舱里还是太逼仄了。船上还备着一些旭日旗,有些老头老太太们取了对着舰上的海自队员挥舞,倒还挺热闹。
看完了舰还有些时间,我稍微往镇守府旧址绕了绕。吴镇守府旧址现在位于海上自卫队吴地方队构内,从令和七年(2025 年)四月开始,见学需要提前一个月申请。因此我并没能入内参观,但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我能入内参观,我恐怕也没这个时间。因为我马上要去赶前往江田岛的渡轮,并参加江田岛内海上自卫队第一术科学校的见学。至于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当然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幸运舰「雪風」的主锚就藏于此。
又是“吴地方队”又是“第一术科学校”的,对于不了解的读者朋友们来说可能太复杂了些。但要求各位打开地图对照着来读这篇文章,恐怕又过于繁琐了。总而言之,如果你想参观镇守府旧址,那就去吴港旁的吴地方队。如果你想参观「雪風」,那就去江田岛上的第一术科学校。如果想体验一下潜水艇内部,那就去吴史料馆。如果想看大和模型且大和博物馆开了那就去大和博物馆。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去入船山纪念馆和吴市立美术馆看看。
快到开船的时间,我走回吴港。距离第一术科学校最近的港口是江田岛的小用港。从小用港下船,门口就是公交车站。江田岛虽然是个小岛,但白天公交车总还是有一些的。离公交车来还有些时间,我便先走去给「军舰榛名·出云战殁者留魂碑」打了个卡。回来坐上公交车抵达第一术科学校前,离当天最后一次见学开始还有十五分钟。我在门口登记了个人信息,走入第一术科学校。
第一术科学校的见学是完全免费的,工作日一日三次,周末和节假日一日四次。里面有人会带你按照既定路线参观并讲解,自由参观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解散后谁知道你会跑哪去呢你说对吧。
非常好第一术科学校
内部绝大多数区域也都是可以拍照的,唯独最后一站「教育参考馆」内部不得拍照,甚至还有着登上台阶就不得回头必须走完的规定(所谓不能背对着)。里面展出的也确确实实是与二战强相关的展品,包括自杀武器操作员的全体名单。雪风的舵也存放于此。我拜访的当天,馆内正好在展出特展,不知是否因此也多展出了雪风曾配备的挂镜与时钟。反正有个死角监控拍不到你你还能拍到雪风的这些展品,我话就说到这里。
见学结束是将近下午五点的事了。我又乘上公交车回到小用港乘船,但并不是返回吴港,而是直接回到了广岛港。现在想来,多少觉得还是在吴港逛得少了些,时间比较仓促,没能去吴港之外的大街小巷里走一圈探寻一下姑娘们的痕迹。我带着打包的麦麦辗转回到酒店已是晚上七点多。晚上具体做了些啥我也忘了——可能还是打砍口垒吧——但这就是我在广岛呆的最后一个晚上。
高松港,男木岛,与小豆岛
次日一早,我稍微规划了一下路线。根据可靠消息,中午十二点整有一班从高松港前往男木岛的渡轮。那么倒推回来,我需要在 11:45 之前就到达高松站。我大概 9:20 就到了广岛站,售票员打出来的单子上,我将先乘山阳新干线至冈山,随后换乘濑户大桥线上的「Rapid Marine Liner」直达高松,预计十一点出头即可抵达。超过 101km 的行程还能用学割打八折,我高兴地接过车票进了站。
殊不知我的痛苦即将到来。
这是我第一次坐新干线,其实和在来线大差不差,但新干线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编号。不同的名字代表着不同的停站策略。譬如说在东海道与山阳新干线中,「こだま」就是站站乐,而「のぞみ」与「みずほ」就是大站快线。我理论上应当乘坐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さくら」,它经停冈山,目的地新大阪。
但只要你来过日本坐过日本的轨道交通你就会知道,日本的铁路是不会具体显示经停站的,站台上只会标注该列车的终点站,也就是“XXX 方面”。而好巧不巧,就在同一个站台上,有个“冈山方面”的「こだま」停在那儿。我就压根没有想过要比对列车名,看到冈山就觉得稳了,再加上我买的是自由席车票不查座,就干脆利落地上了车。
车开到一半我就很奇怪,明明已经要十点了,怎么看地图我所在位置离冈山还有一大段距离。这时我才逐渐回想起来有列车名这茬。我好像应该去坐「さくら」来着?我脑子嗡的一下,得,看来是我坐上站站乐了。
我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整理当前的情况——我的最终目标是赶上 12 点整开往男木岛的客轮,因此我需要在 12 点前抵达高松站。最后一班能掐上这个时点的火车是 10:53 冈山始发 11:49 抵达高松的「Rapid Marine Liner 23 号」。如果我要赶这一趟的话,我就要在 10:53 之前抵达冈山。很不巧,这趟「こだま」理论上正好在 10:54 才抵达冈山。那么只剩下了唯一的解法——换一趟快车。
非常幸运的是,下一站经停的福山能等来一辆预计 10:51 抵达冈山的「のぞみ」。那么如果暂且不考虑仅仅两分钟的换乘时间的话,理论上还能救。然而,冈山站的新干线与在来线的平均换乘时长是八分钟。我犹疑了——男木岛并不是非要今天去不可。如果赶不上前往男木岛的客轮,我其实可以直接去小豆岛。小豆岛的客轮班次更多,就算玩得长些也有晚班船返回高松,不像男木岛的班次这么紧张。第二天一早再赶个早班船与男木岛,说不定时间更充裕。
但唯独有一件事我不甘心,那就是在没有尝试过之前就放弃。
思考间,「こだま」已抵达福山。我下了决心:如果我全速冲刺还是没能换乘成功,那就启用 Plan B,不至于今日无事可做。但如果试都不去试一下就直接采用 Plan B 的话,我绝不能接受。谢谢你「こだま」!但这次我只能仰赖「のぞみ」了!
换乘到了「のぞみ」,我干脆直接站在了车厢的连接部。一方面,直通东京的希望号的自由席满满当当,我总归还是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挤一块儿。另一方面,当然就是为了抢占下车最便捷的位置。一抵达冈山车门才开了一半,我就按着挎包冲了出去,在电梯上飞奔。匆忙把车票塞进新干线换乘在来线的闸机,略略辨认了一下要去的站台号,然后,冲刺吧!
踩进「Rapid Marine Liner 23 号」车厢的后一瞬,关门铃响起,列车发动了。
我扶着铁质扶手大喘气,等呼吸调整得差不多了,我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列车上的人并不多,途径濑户内海跨海大桥的这趟「Rapid Marine Liner」沟通关西与四国。虽然四国岛没有通新干线,但除了游客外,想来也没有太多需要往返通勤的人。
不过,挑战还没完全结束。列车抵达高松站后,我需要在十分钟内冲刺到高松港,买下往返男木岛的船票,然后成功上船。高松站离高松港还真有段路,走路肯定来不及,但我的体力也无法支撑我负重跑完全程。我就如此半跑半走着堪堪抵达,又是坐进船舱就开动,又是像脱水的鱼般大喘气。
但我成功了。
明明现在是正午十二时,我却一点没有饥饿感。稍作休息后,我便走出略显闷热的船舱。濑户内海的高风混着雨点与海沫,在我踏出客舱的那一瞬扑到我的脸上。身上的黑色风衣高扬、发出猎猎的嚎叫。我不知怎地就笑了。顶着风走到甲板最前方,倚着围栏摘了眼镜眯起眼,远眺地平线尽处洒落的天光。这一日天气正好,灰色的雨云并不厚重,落不下多少雨点,却掩住了炽烈的阳光。熟悉的读者大概明白这恰好是我最为钟意的天气。我平举双手,让海风灌进袖口。此前一路紧赶慢赶的疲惫早已被抹消得一干二净。
客轮在女木岛稍作停留,放下了一半的乘客后,又启程前往男木岛。我自己推 Summer Pockets 已经是好两年前的事了,许多情节都已记得不太真切。理论上来说,这两座岛再加上隔壁的直岛都是 Summer Pockets 的取景地,而在原作里大概是把这三座岛整合成了一座岛,也就是所谓的「鸟白岛」在写。总而言之,由于我的时间有限,我只能在这三座岛里选择其中一座拜访。那我为什么要选择男木岛呢?
那当然是因为我一周目推的紬线,而紬所居住的灯塔就是男木岛灯台。什么?你难道会以为我推鳴瀨白羽?那也没错吧但毕竟一周目没法选她。
12 时 40 分,客轮准时抵达男木岛。接下来从男木岛出发返回高松港的客轮分别在 13 时与 15 时整。显然二十分钟是逛不完这个岛的,但好像两小时二十分钟对于这一座小岛来说又有些多。总之,我还是按照乘 15 时的班次回高松计划着行程。第一站的话……不如就去动画版主视觉图的取景地「豊玉姫神社」好了。
拿上从男木岛港口旁的,被称为「男木交流馆」的游客中心取到的 Summer Pockets 圣地巡游 Flyer,我开始沿山路攀登。
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取景,因为没有更像的了
男木岛上有许多猫,都不怎么怕人。我到访神社的时候,长长的台阶顶上、鸟居之底,正睡着一只橘猫。我一步步攀上台阶侧身走过她,她也丝毫不醒。豊玉姫神社正殿前没有赛钱箱。不过说是正殿,其实只是个小小的木屋罢了。我拍了拍手拜了拜,又绕了神社一圈,算是到访过了。
往另一条通向男木岛东侧的路离开神社,我计划去见见久岛鸥骑着行李箱行过的海岸线。我来的时间不很巧,数个镜头都是黄昏时分,而现在才刚过中午。外加阴着的天,总体的色调总归有些不太对劲。但没关系因为后期调色会救我于水火。
鸥,我的鸥
走到一个名叫「歩く方舟」的景点后折返,我并未选择沿海,而是往稍偏居民区的小路钻了进去。要说的话,其实是因为与白羽相遇的泳池就在居民区深处的「高松市立男木中学校」。只是泳池里并没有水,我来的时间也并非晚上,甚至围栏都有所区别。再者,要是我在这种地方拍照的话,多少会被人当作变态的——尽管我一路走来几乎没见过人就是了。
泳池对面就是男木中,而大门旁就有个储藏室,是秘密基地的原型。据说原本这里真的摆了张乒乓球桌,只是我来的时候它就不在了。总之我就这么一路沿北走,一路欣赏着风景。至于为什么要向北,这就回到了我最开始选择男木岛的理由了。
紬所居住的灯塔,男木岛灯台,就在男木岛的最北端。
此时距离 15 时还有一小时二十分钟,从港口到男木岛灯台大概是 2.3 km。我自己的步速是稍快于 15 分钟一千米这样的正常人步速的,因此我认为我往返灯台再稍微参观一下时间上还赶得及。再不济就跑两步吧!反正今天已经跑了这么多了。
从地图上看,似乎这条通往灯塔的小路是沿海的,但事实上,它离真正的海有大概五米的高差,也有繁茂的植物相隔。一路走下来其实是没有多少能够拍到大海的取景处的。但这么想来,空门苍和稻荷倒确实是很适合在这里睡觉的。
伴着耳机里的歌声,两公里多的路程转眼即逝。随着视野逐渐不再被沿路的茂盛树木遮蔽,大海、沙滩、还有本场旅程的主角——男木岛灯台,终于来到我的眼前。
紬,我的紬
灯台上自然没有坐着紬,不如说灯台本身也是意料之中锁着的。只是看着就想喊一声「むぎゅ」。
我笔下的女孩子多多少少带点不受社会传统规训的特质。大概是我的偏好使然,我喜欢那些游离于规则之外的、有着自己一套行事准则的、不必向人解释也从不向人解释的女孩子。她们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她们只是……很自由,自由得像只飞鸟,自由得令我羡慕。
生活在灯塔里的,时常坐在灯塔沿的紬正是之一。
而这样自由的女孩子,在我拜访的时候恰好不在,才是正常的吧。
灯塔旁有一间小屋子,被用作博物馆。再旁边有一条小路,路旁靠着自动售货机。说实话,我看到自贩机的那一刻笑出了声。明明这个小岛一年到头都不会有几个游客,更不会有游客走往返五公里的路程跑来灯塔,却在这种堪称荒无人烟的地方摆着自贩机。我摇着头,往里边塞了 130 円买了瓶麦茶,权作支持男木岛的经济了。
此后的行程便单纯得可以用一句话带过,无非是原路折返、乘上渡轮、抵达高松。酒店也订在了高松港旁,过一个马路就到的距离。我回到高松港的时候也顺带确认了一下今天还有没有机会造访直岛,不过时间确实紧迫,就直接入住酒店,一夜无话。
次日上午九点我起床洗漱退房,去高松站的星巴克买了早饭后,又回到了高松港,准备前往小豆岛。
说起小豆岛,大概大多数人会有的印象是「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但很遗憾,我不太涉猎校园番,其实还是冲着「Ave Mujica」去的——初华的旧宅就在小豆岛。而祥子也是杀到小豆岛去与初华见面,乘上最后一班前往高松的渡轮,又乘上夜行巴士回到东京。我倒是无意复刻这一整趟行程,但却也在无意间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我原来计划今日走完小豆岛后,乘夜晚的一班渡轮直接往神户走,在神户待一天后再回东京。是的,有一班渡轮自高松始发,经由小豆岛后,能在晚上十点左右抵达神户。但后来我转念一想,就算我去了神户,我也不可能去吃和牛,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可以干,无非在外多流浪一天。我的这种嫌麻烦的心理其实是不积极的,有些时候甚至会错失良机——有些地方等我真正去了,我才会赞叹“还好我还是来了”。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时常需要用“来都来了”之类的语言自我激励,以对抗我的懒癌。这次我没能抗癌成功,直接订了晚上高松直飞东京的机票。
于是我的行程就变成了上午前往小豆岛逛到下午,赶下午四点半的一趟渡轮,然后从高松港前坐大巴前往高松机场。
小豆岛南侧有四个港口,分别是土庄港、池田港、草壁港、坂手港。非常可惜的是,距离我想去的三笠山最近的草壁港已经停止通航了,我便只能从稍远些的池田港上岛。一登岛,我就直奔游客服务中心,问接待的大叔怎样最快抵达三笠山。大叔掏出一堆册子与宣传折页,在上面圈圈画画,帮我标出了一路上应当坐的公交车的时点。
尽管我是个 P 得不能再 P 的 P 人,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日本精确到分钟的交通系统能省下很多麻烦。小豆岛比起男木岛大得多,根本没法走路前往,不如说祥子居然敢走路,把脚磨破也是合情合理。然而公交班次也是少得可怜。唯一的好消息是我确实应该能堪堪抵达三笠山,但坏消息是时间上会相当赶,我在山顶能驻留的时间大概只有十五分钟。
初祥也恰是在池田港赶的渡轮
从山顶下来坐上缆车,几个日本老太太向我搭话,从问我穿一身黑的热不热开始聊到我现在正在东京当文学部交换生。突然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你是中国人吗?”
我愣了一下,回头看到一个包上挂着 Tomori 的老哥。我瞬间了然。
“对。你也来圣地巡礼啊?”
“对,毕竟小豆岛嘛。”
GO 批的默契自在不言中。不如说小豆岛本身也不算特别有名的旅游景点,能上岛来的要么是闲着没事四处周游的老头老太太,要么就是我们这群因为圣地巡礼而来的傻卵二次元了。一来二回也就互相聊了起来。他说他是今年刚毕业的复旦金融系学生,看到上海往返大阪的机票相当便宜,就买来权作毕业旅行。我也交代了我交换留学生的身份,顺带就此前在霓虹巡礼的诸多照片互相交换意见。
我们就这么一路聊着天,转眼也到了池田港。他是土庄港上的岛,还得继续往西坐。我们便在此道了别,我下了车,径直往港口候船去了。
此后的行程便照计划,我回到高松坐巴士前往机场飞回羽田。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我提前了一天回东京,换句话说其实是周日,在羽田等待机场大巴的人那叫一个熙熙攘攘我们的城市。我差点没买上票。第一次查的时候回葛西的票已经售罄了,退出来再查一遍,剩着最后一张,赶紧入手排队上车。
尾声
我惊叹于我的拖延症能把一个六月的行程拖到现在九月才写完,但可能也不能只怪拖延症。我其实还是有在好好码字的,但一方面距离那段时光越远,许多细节就越淡薄,整段记忆像是近视八百度的人望远一般、只剩下模模糊糊的轮廓。另一方面倒是因为,这篇文章的线索其实想去反映我一介从不做攻略也自信能掌握霓虹旅行的人,被迫去掐时点赶交通的狼狈。考据时点本身可能还算容易,但要把我的整个决策思路转换为逻辑清晰的文字并非易事,倒不是有凑字数之嫌,只是看着就令人头疼且索然无味。于是终究还是做了取舍,小豆岛相关的诸多公交车时点就略过了,单纯保留了刺激性比较强的广岛—高松急行,希望我写的还算清楚。
下一期……照顺序应当是舞鹤了。但什么时候才能生出来就不好说了呀。